指向人文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
2020年3月25日上午,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主办、由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下称华二)承办的一次特殊的云上“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学术年会初中英语研讨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研讨的主题为“指向人文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的郭宝仙教授和联盟实践导师、虹口区英语教研员芮学国老师组织和指导,华二的王琼老师作为学校联盟活动联系人以及华二英语组的各位老师共同落实活动细节。 参与此次研讨活动的还有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上海和其他省市各联盟校的英语老师、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种子计划强校团队成员、虹口区部分英语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部分研究生。
本次活动由郑琳老师主持,有教研组交流、备课组分享、课例展示、互动研讨、点评和总结五个环节。
教研组交流
华二的顾佳韵老师作了主题为“指向人文素养的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交流。她先提出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突出学校英语组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设置符合我校学生学情的校本课程,并通过各种案例展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不同途径。
备课组分享
华二的程珮珮老师作了主题为“结合网络教学,渗透人文情怀”的交流。首先,她具体通过9A Unit 3Head to Head具体呈现如何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为学生创设不同人文活动,充分呈现华二英语组在营造人文氛围和提供学生自我提升人文素养方面作出的努力。其次,她还通过优秀作业和案例展示,分享疫情期间我们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优势,提升教学效果。
课例展示
因为疫情影响,华二的郑琳老师通过录课形式呈现了一堂以原版新闻为素材的英语首字母技巧训练课例。
郑老师指导学生寻找文本中的关键词、概括段落中心思想、问题预设这些阅读技能完成语篇理解,思考文本背后的道理,丰富学生的人文体验。
这堂课包含两篇首字母讲评,都是以当下最热门的新冠疫情作为话题,第一篇以疫情被认定为PHEIC事件为线,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在过程中通过寻找上下文关键词(反义词、近义词、连词、代词和释义等),锁定正确答案;再通过对于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思考事情的本质。
第二篇在练习技巧的同时,也将目光从社会转移到中学生自身,希望学生读完后思考的是,作为一名学生,如何在家抗疫、如何在家为前线的医护人员加油鼓劲、如何能够正确分辨网上的谣言,引导学生学会相信自己、相信科学、相信国家。
互动研讨
各联盟校的老师们与郭教授、芮老师就如何开展校本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华师大安徽芜湖外国语学校的郭老师、华二海南黄中的陆老师、华二贵阳学校的熊老师和华二初中的丁老师、王老师、杨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互动。
专家点评
芮学国老师对此次活动作了指导和点评。芮老师对郑琳老师的课给予高度的肯定,能够结合当下热点,既能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也能兼顾到人文素养的培养。
课程从激活学生背景知识入手,通过read in lines、read between lines、read beyond lines层层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学的决战点在课堂,教会学生笔记的习惯、善于留白养成思考的习惯、坚持以读促写、以读促说的总结习惯,培养持续性缄默式阅读习惯。芮老师也给予了改进的方向,如果更有整体语篇意识,真正把阅读课做大做强。
点评与总结
华东师范大学郭宝仙教授为本次活动做了点评和总结。郭教授对我校的阅读课程校本设置感到非常欣喜,我校的校本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互补、分类系统,展现了非常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团队的力量是最大的,教研组的通力合作,以学生的素养培养为目标,渗透在课堂内课堂外的各个教育时机,郭教授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如何更加细化明析目标,明确学校特色,如何将教材与校本课程相关联,如何将目标间互相关联,也是我们的教研组今后继续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活动小结
——再次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朋友,春暖花开,我们线下再见。